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辛勤耕耘育桃李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3-09-18



 
2013年教师节郑州二七区委、区政府表彰的 “我身边的好老师”陈芳



心中总有鲜花绽放的春天,教育智慧的溪水日夜奔流



陈芳老师在辅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学生做的事,我先做到;要学生学到的,我先学到;惟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是2013年教师节郑州二七区委、区政府表彰的 “我身边的好老师”陈芳对教师同行的寄语。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的她,已在郑州18中做了九年政治教师,六年的班主任。她热爱学生,敬业爱岗,刻苦钻研业务,她那充满活力的互动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师德评教年年优秀,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郑州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所带的2012届2班艺术生本科升学率达到60%。

      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陈芳老师参加工作以来,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从未因私事误过一节课。她注重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她在每周教研时和政治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合理筛选学习内容,精选试题;每次上课,她会提前5分钟到教室,检查学生的学案,书写课题、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重在查预习课本时做的标注,课堂教学时,重抓基础知识的达成;18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她在课堂上每展示完一个内容,都会耐心提示学生这个内容书上有没有?在那一页?重点的内容画下来没有。

      她还积极参加学校和郑州市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学校公开课引领新进教师,平时多听中年教师独具风格的课,认真写教学反思,以学生为本改进教法,所教班级成绩优秀。他还重视开展学生的培优工作,他辅导的学生参加建国六十周年时政竞赛,获得一等奖,她本人获优秀辅导奖,
作为班主任,陈芳老师会竭尽全力,结合学校新课改实际,重在引进学生课堂展示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为让同学们,积极地参与新课堂,踊跃的在课堂上板书、展示,大胆质疑,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陈芳老师独创“照像激励法’。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小相册,每周评班级评选两个优秀学习小组,利用周五时间,给组员照相,陈芳老师在周末自己出钱洗出来送给他们,以此调动小组成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热爱小组,热爱班级,也爱上了课堂展示活动。

      陈芳老师会还运用了红纸张榜表扬法:每个周一,给小组长一个空白表格,让他记录每一节课,谁板书了,谁质疑了,到周末进行统计,谁参与课堂的次数最多,谁就是本周的课堂最佳参与成员,要张榜表扬公布。张榜表扬的红纸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学生看到表扬栏里看到自己的名字,很开心,上进的劲头更足了。
此外,陈芳老师还运用了星星奖励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周初,每个小组最初基础星定为三级,三颗星,每两个人一颗星。如果小组成员迟到受批评一次扣掉一颗星,级别降低,如果课堂上任课老师表扬一次追加一颗星,级别上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想办法表现好一点。这样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学习氛围浓厚,受到全体任课教师的赞扬。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有责任心、爱心和耐心,特别爱与学生研讨交流,唤醒学生的智慧,与学生共同进步成长;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她时时提醒自己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叫苦喊累,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09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教师,她热爱本职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恪守职业道德,以人民教师的高标要求自己,并在2007年响应市政府号召到中牟支教中,被评为“郑州市支教先进个人”。

      学以致用,用教育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

      面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面对个性化日益明显的学生新群体,面对文化新思想和新理论,陈芳老师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成为一名不落伍的教师。

      工作以来,陈芳老师除主动参加班主任能力培训、新课程理论培训、网络继续教育学习、计算机课程培训外,还积极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进修活动,成为18中研究生学会的骨干成员。她组织新进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以教科研促进学校的实效教学,所写《浅谈思想政治课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一文发表在《中学政史地》教学杂志上;论文《用新课改理念看思想政治课的几对矛盾》获河南省优秀论文一等奖;她还坚持撰写教育教学博客,与同事交流教育智慧。

      陈芳老师在课余时间认真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她从马斯洛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启发。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陈芳老师从学生的“自我实现,实现完美人格”方面来赏识教育学生,重视激励教育的作用。她在班级进行多元评价,倡导“人无全才,人人有才”,让美术特长生扬美术特长,避文化课之短,为美术特长生树立高考信心,从而取得了所带的2012届2班艺术生本科升学率达到60%的好业绩,满足了同学们的自我实现需要。

      她认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研究作为薄弱学校的郑州18中高一新生分化的原因,与语数外等科任教师共同研究高一与初三的衔接教学,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以生为本,急学生之所急,潜心于教学科研之中,心中的教学之树总是那么青翠,学生总会从这棵树上采到自己所要的智慧之果。

      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陈芳老师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孩子,开导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乐于为他们做一些事情。班上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女生,父母双亡,跟着奶奶生活,家庭贫困,性格内向,不愿与同学交流。陈芳老师主动为他申请困难补助,平时主动与其聊天,拉近和她的距离,肯定其良好品行与优秀的学习成绩,与他一道查找内向性格对人生发展的不利一面,制定改进的措施和办法,过了一段时间,她有了不小的变化,敢表达了,乐于和她人交流了,还主动报名担任了小组长。在其进步的过程中,陈芳老师收获了快乐和幸福。

      2006-2007年度,她在中牟一职高支教期间,她拿出1000元资助两名农村贫困学生,使他们完成了学业。那时,陈芳老师和学校的其他老师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创设鲜活的课堂模式给学生上课,传授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网络帮助同学们认识外面的新事物,帮助大家树立长远目标。陈老师还替他们借阅课外读物,开拓阅读视野。和农村孩子共同生活的那一段日子,她收获了尊重,实现了教师自身的价值,总也难忘。作为教师,她总是服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