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市教育局举办我校新校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讨会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4-01-21

市教育局举办我校新校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讨会

郑州市发改委领导(左二)对我校新校建设做指导

结构专家讲解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大龙(左二)认真听取专家对新校功能区合理划分利用报告
1月20日下午,郑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我校新校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讨会,发改委、规划局、电力、消防以及建筑、结构方面的领导和专家20多位对18中的新校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激烈的研讨。
首先,段亚萍校长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我校沿革、特色教育、学校现状等,并重点介绍18中新校规划。
新校址位于郑州市南部,长江路与碧云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总面积73.27亩,为二七区高砦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的高中控规建设用地。郑州市教育局新校办学规模的批复是:42个全寄宿美术特色高中班,在校生2100人。
新校规划以“现代化,艺术化,智能化,园林化,生态化”为原则进行设计,坚持节约、简洁、实用、大方的总目标,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地安排校区的功能分区。
在校园规划方面,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手法,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采用集中布局的建筑形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的教学环境。在规划布局外部空间上均体现网络化的特点,营造流通、交流、接触方便的交往空间。
在功能分区方面,学校入口正对景观广场,广场北侧为体育馆,广场南侧是行政综合楼。两轴线的交汇处是图书信息中心,这样在位置与服务半径上有利于资源共享,并且正对主入口,对校区是一个较好的形象展示。图书信息中心西侧是艺术综合楼,南侧是整个校区的主体部分——教学楼,园区北侧为生活服务区。
段校长10分钟的介绍一结束,各位专家就本着对学生的高度负责,带着对新校建设的高度期望,对18中新校规划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如:结合18中艺术特色教育,画室应引入漫射光,朝南方向应改为朝北;学生宿舍楼,好的朝向应充分利用,把不好的朝向设计为卫生间;圆形五层图书楼虽造型新颖、独特,但空间浪费大,并且未考虑电梯,未来书籍搬运可能会有难度;学生用水较集中,特别是夏季高峰时段,考虑应急用水措施,学校设有游泳池,用水量较大,水循环怎样合理有效利用等。
最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18中新校设计新颖、大气、独特,基本满足特色学校的使用率,并对新校可研报告的文本做出肯定,段亚萍校长认真记录,并请各位专家多多指导,力争把新校建设得更快、更好、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