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诊断有方 管理有法——读《班级问题诊断》有感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5-03-17


  暑假里阅读了《班级问题诊断》一书,书里有许多好的案例,阅读后体会很深,深刻明白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但是在教学中要讲究方法,合理管理,才可能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

    “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是每一位教师的理想和目标,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尽管你已付出很多,心力已精疲,体力已透支,脑力已过度,你还是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心酸、苦闷和伤心也只有经历过的老师才能体会到。
读《班级问题诊断》也让我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班主任经历,再一次诊断自己班级的问题,真是悲喜掺半,百感交集。

    当班主任的第一年就是我刚踏上讲台的那一年,大学刚刚毕业的我踌躇满志,又忐忑不安,一下子要从做了十多年的学生转身蜕变为“老师”,这对于我来说真得难以适应。记得刚和学生见面时,我提前设想了很多问题,我把自己要说的每句话都写到本子上,因为害怕紧张而忘词,把自己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表情也提前练习好,因为怕自己在讲台上显得不自然,担心学生看穿我是“新手”, 种种的种种都是再三考虑,细细斟酌,我要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关爱,让我的班级里充满温暖。

    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开学初期,我所带的班级一切都非常好,获得了政教主任及很多老师的认可,我非常欣慰,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了收获。一个多月过去后,班上的诸多的问题逐渐暴露,打架、丢钱、谈恋爱、酗酒等等接二连三的出现,对于新手上任的我来说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备课、好课已属不易,哪来的精力整天处理班级的这些事务啊,但是我是班主任,我不处理谁处理?而且那时,学校各种各样活动不断,全部都是班主任负责,我只能是疲于奔命,忙于应付。

    那一年是我眼泪流得最多,感觉最难熬的一年。

    记得在那一年的班主任交流会上,其他的班主任都谈自己“得”的方法和经验,唯有我一人谈“失”的教训,很是“出彩”呀!现在想想,其实没什么,当时班上的问题只是集中到个别同学身上,我又过分的亲力亲为,不敢放手,对学生爱有加而严无力,所以让班上的“调皮蛋”一次次警戒线,总是在饭已焦糊的时候添把火,而我采取了一步步的退让,那时的我以为,那就是对学生的爱。如果那时我能及时诊断出班级的病因,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也许那个班级会在我的带领下创造奇迹。

    (补叙:后来班上一名“调皮”女生告诉我,其实同学们在军训时就知道我是“新手”,原因是我提壶给他们送热水,想想真是好笑。)

    第二次当班主任时,感觉自己真是成熟了好多,站讲台的生活已经适应了,班级遇到问题也不会手忙脚乱了,哭鼻子的次数也少了很多。

    记得高二时,有一次作业收齐后放在讲桌上,我习惯性的收拾讲桌时,发现有人交了一张,当我理所当然地打开看时,才知道原来是班上一名男生写给隔壁班女生的情书,当时我的脑子里就在想:我该怎么办呢?几秒钟想好之后,我不动声色的抬起头,若无其事的将纸折好然后抱着作业走出教室。

    这是个聪明、心思非常重比较明事理的男孩,如果我当众说明是一份情书,他定会遭受同学的奚落,可能会一蹶不振;如果我私下找他谈话,他一定非常尴尬不好意思。当他知道我知晓他秘密的时候他一定会有所行动。果不其然,两天后(他可能在等我找他谈话)我发现了他写给我的小纸条:“老师,谢谢你,我会一心一意好好学习的。”我暗自窃喜。当然在高考中他没有让我失望,是我们六班九个达线生之一。

    班级出现问题非常正常,合乎情理,不要害怕,不要退缩,关键是找出症结,对症下药。

    感谢高影老师撰写的《班级问题诊断》,这本书从学生平时最常见的问题入手,切合实际,贴近生活,最通俗的话语总结出了最简单的道理。读完本书我对自己的班级管理更有信心了,同时我也明白了及时诊断班级病因,才能有技巧的入药的道理。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