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读书对教育的一点思考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5-03-17
暑期看过几本关于教育的书,感触颇深。一本学校以前推荐的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本《课堂问题与争鸣》。虽然两本书的内容说的不是一回事,但对教育的主旨却有可探讨之处。前者是一个教育家对古今中外教育精髓的探讨,后者则是目前教育前线普遍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教育的看法,所以两者之间也有共同的可参考的话题。
从《课堂问题与争鸣》可以看出,教师对的现代教育有很多盲从的地方,比如说对教育的根本目的、操作方法、知识和教育的关系都很含糊,老师普遍存在对教育概念模糊,一味的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根本。比如说,有一位老师提到,给小学生上课应不应该跪着。我觉得凡是有一点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古人在教育上从胎教到成人,最注重人的礼教,因为礼教是伦理道德的基础,是成为一个社会人的根本。所以古时候有拜师之说,拜师时父在前子在后对老师行跪拜礼,为的就是让小孩从小就知道尊师重道,直至今日,像日本和韩国这些发达国家依然遵从和继承这些相关的礼节,何以至今日我们的老师应该给学生跪着,真是道之不存礼先坏,做人的根本应该千古不易,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的自然规律一样。我想这个可能跟我们提出的教育理念有关系,比如说有人提出教育应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有不妥的地方,很有些讨好献媚意味,颇像商场里提的消费者就是上帝,因为消费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再一层意思要像对上帝一样对顾客。那么我们和学生是怎样的关系呢?我觉得我们是替国家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的宗旨。因此,学校绝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所,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有道德的人。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那么有知识和能力可能就是对社会最大的威胁。然后就是这本书很大一部分都说的一些琐碎的关于教学方法的细枝末节,都有自己的小诀窍.大道体宽,正如陶继新老师说的,如果自己没有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人家的经验对自己是没有用的.人家用的好用,到了自己就不一定好使。必须把握教育的内在核心的东西,你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缘,任用自由。最后提到教育方法,也正如陶继新老师说的,一切方法都没有古人说的身行胜于言教管用。所以我们看看《弟子规》短短几百字,就把教育的核心说的淋漓尽致。难怪古人说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有时候看书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所以古人在教育方面很注意,尤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不要求理解,只要求背诵古圣先贤的著作,知识积累多了会自然发酵,有人认为这是根本智教育.人在没有教化之前只能修养身心,过早的发挥聪明才智,最后只能停留到知识这些细枝末节上,而没有大智慧。正如陶老师说的为什么我国古时候会出现像祖冲之,张横,等等那么多世界前沿的大科学家.中国能够成为造就世界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应该归功于我们祖宗对教育智慧认识。而今天我们是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国家,却很难出现几个世界有影响的科学家。
看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真是觉得很受启发。做过老师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年龄大的老师更是如此,每一次的教育改革就像打吗啡一样,没过多久又要加剂加量,只能刺激一时,比如像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一样,说“你考多少分,我给你买什么”,单靠兴趣和诱惑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几个学生是真正想着为社会为他人学习的.这样教育出来的人大多是为自己服务,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古人是先培养人的道德伦理观和因果观,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教育学生人格的树立必须建立于人为善上,所谓的”泛爱众,当亲人.有余力,则学文.”所以接受过教育的人大多能安贫乐道,各司其职,不敢越矩。我认为不管人类的科技、人的思维,人的观念怎么发展,最终应该回归于服务于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使生活环境更好身心更和谐。我们失去传统教育已经一百多年了,今天的人们都想着怎么去改变自然,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价值,却忽略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违背自然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正如古人说的向外求道是背道而驰。所以陶老师在《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中很多提到作为一个教师对自身身心的修养是最重要的,他这样说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让他忠于国家,忠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对社会负责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的德行,他的知识才有出处,才会有的放矢,要不然再多的知识都是细枝末节,都是废知识。现在看来这不是”没有人性”的教育,看看现在的大学生苦读十几年,到社会中却不能自食其力,原因无非是工作累,薪水少,不对自己的胃口。我想如果是抱着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的心态,恐怕需要他们的地方太多了。前段时间新闻里看到那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生对自己母亲连捅数刀,像这样畜牲都做不出的事,现在受过高等教育却能做出来,我们不得不从中思考些什么。再看看我们的生活,日益激烈的竞争、生活不断增加的压力、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染色馒头、瘦肉精、奶粉里的三聚氰胺、地沟油、苏丹红等等不能言尽,这些已经严重的威胁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说这跟教育没关系,我觉得我们在逃避责任,这都是具备高科技能力的人做出来的。所以现代教育真正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到底教育在社会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陶老师建议当老师都应该学学佛“别以为这是迷信,多读读《心经》《金刚经》”。我也给大家推荐一个节目,大家可以在网上看看《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弟子规》,才知道古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教育全面深刻的理解深度。现在当老师越来越难了,一边是学不完新教育方法,一边是越来越复杂的学生.古人说大道体宽,只有找到根就不用愁枝叶上的事.一部《弟子规》短短几百字就能从胎教到高等教育,从个人到社会,从自身到自然,人生的方方面面都能涉及到。也让我们认识到现在的教育已经变成知识传授所,教师简化成一个管理者,我们所提倡的人性教育实际上更像工厂的生产线。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他们从几千年的智慧的生活中,积累下来这些智慧宝藏,留给他的子孙后代,甚至全人类。我们都知道现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古人这些智慧。比如现在很多国家把孔子的诞辰9月28日定为教师节。就连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也在2007年纽约州众议院全票通过华裔议员杨爱伦的提案,把孔子诞辰日定为当年纽约州教师日,由美国众议院决议纪念孔子诞辰。为什么中国古人的智慧在世界如此耀眼,我觉得不是因为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更不会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的科技与经济。而是因为大家都意识到,节约是解决人类生存对资源依赖的根本途径,谦让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身心和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我们的骄傲,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学校是道德建设的最后一道门卡,不要再错过这本属于我们的宝贵财富,输掉本属于我们的文明。我想陶老师他肯定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品尝到做一个老师的真正幸福,当他提到他的女儿如何如何孝顺的时候,我想他的心里该多么满足。
洋洋洒洒啰嗦了一大堆,我想主要表达一下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一点思考。如果要通过这样篇幅说清楚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这间以及教育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把这些根源挖出来加以剖析,那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文中也避免不了一些偏激和片面的言辞,权当是抛砖引玉供大家思考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