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誓为师德不落——读《教师成长密码》有感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5-03-17
“学高为师,德盛是范”!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无人不想经过一番努力,从一名普通的师范毕业生成为德高望重的“名师”,然而,这一个过程无不充满艰辛,须经受无数次努力和考验!坚守师德高尚,岂一个“想”字能行!
《教师成长密码》这本书,记录了那么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故事,诉说着我们身边的伟大与艰辛,见证了一群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他们的故事,与我们有着那么惊人的相仿!那么多连筋带骨的关键!书中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教我们如何做尊重学生的老师!从课前备课、课后反思,教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从教师的出路、教师的心灵沉浮、坚守的理由等方面展开论述。或喜或悲,亦奋亦愤,触我心扉,扣我心弦。
反观个人成长,我也有激昂有低落,我很阳光但也偶有失意,我也曾心里想着下海到商界遨游,梦里羡慕着富婆的奢侈阔绰……稍纵即逝的梦幻更改不了我人生的航线,执拗的我不屑于铜臭的粗俗,更不爽于无知的显摆,我只想以文雅为伍。所以我选择坚守三尺讲坛,依然愿意在学校这样一块文明的净土挥洒人生,我绝不会让师德在我这里飘落!
人之而生,因为责任,因为情感!因此,誓为师德不落!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孩子、学生,家庭、学校,我不能容忍自己每天面对的主要对象和事务,出现任何的不和谐。我也有痛但我很快乐!我用我的快乐感染需要我爱的人!做好需要我做的事!更让爱我的人安心,开心和感受幸福!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我,一个真实的、天天向上、乐此不疲的我,活着的全部理由!
为了这师德不落,我更是日夜兼程。白天在校,我忙于上课,转班,和学生谈心,做年级协调,闲暇时也看看书,记记随笔,反思一些具体的教学管理方法。夜晚,孩子的学业不忘过问一遍,孩子的优秀是我和老公一大精神支柱!他全权的委托,我不会怠慢!我更喜欢孩子入睡后的两个小时!明天的课一定要准备的完美,还得期待着因此让学生激动、挑战的出彩环节;更得考虑如此才会让学生受到最大收益为妙!
我每天都提醒自己不断学习。我有三大引之为傲的“专业学习工程”。第一,我也像6-7页刘祥老师说的那样,对待工作“眼皮浅”别人能干好我决不示弱更不推脱;对待问题“脸皮厚”虚心求教,打破沙锅问到底;对待奖金荣誉“马大哈”,从不知道课时费给的对不对、也不关心优秀教师将会是谁;对待书上、网上、同事们的优秀资源绝对不错过共享且“占为己有”。第二,当然我更多的把自己的教案、教法、课件、试题、反思等公开“晾晒”,从而从大家的评价借鉴中品尝优劣!第三,我还像8-9页陈涛老师说的那样,养成课前记导语、课中记生成亮点和惑点、课后记感想、可改善、优化之处。这三大工程使我十五年的从教逐步成熟、有风格,成了同行“看好但学不来的”、学生“爱死老师、死也要学好数学”的独特魅力!
我想“道德课堂”,就是上完一节课老师意犹未尽,学生恋恋不舍的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开心课堂。开心课堂应当充满人性与智慧,是一种开放民主、互动对话的课堂,是一种充满激情与生命活力的课堂——开心开怀,满载而归!教学,就像一条充满激流和险滩的小河,随时都有漩涡与暗礁;教学,又像一条绚丽多彩充满幻想的七彩路,随时都有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记得我用温柔的眼神,激励起了边缘生久违的的笑容;我用欣赏的语言,迸发了小组间久违的学术争辩!他们雀跃,我心欢呼!他们愿学了,他们也学会了,我和他们一道乐此不疲!
然而,也曾有那么多次,我失去耐心,他们也悻悻然不知所措,有几个干脆酣然倒下,更有个别失去控制!他们自卑,我心痛!他们学不动,他们学不进,他们更不愿学,我和他们一样感觉前景渺茫!备受煎熬!
每每一节课结束后,我总在想:“这节课,我和学生够开心吗?”坐下来,认真地反思,找到了几点关乎师德口碑的自身体验:
1.老师的状态,首先会影响一节课的效率,老师不开心,无激情,太严肃,学生们就不会太放松,学起来就不可能有激情,更不可能有效果。久而久之,自然失去了对学习的向往!这一点,的确对老师的要求与其他行业不同,对老师的要求应该是至高的了!老师得脱俗,有境界,老师的情绪必须要控制,要么你不要上课,要走上讲台,你就得神采飞扬!哪怕刚刚失去亲人!老师上课得先争取到一定的积极的向心力和一种特殊的气场!鉴于此,作为老师的我,一直在努力向上,但有时也不能自已!真心期望国家教育界有关领导能够高瞻远瞩、宏观调控,真正体察老师的境况,我们要生存,所以要有家,有房,有米有盐;我们无时间陪孩子,无时间侍奉双亲,无资金雇佣钟点工,无能力送孩子到更好的学校读书……
2.老师太注重教学的内容,而忽略了所教的人——学生。正如有些专家批评所言,我们有时候把学生纯粹看成是会说话的容器,我们确实很无私,把我们的所有知识和期望,毫无保留地向他们倒去,根本没有想到他们即使是容器,有的口小肚大,有的斜放,有的干脆盖上盖子,更绝的是倒扣在桌子上的,我们根本无法像我们期待的那样,顺利倾倒!于是乎,就导致期望抹杀,欲速则不达,师生双方都怨声载道,叫苦不绝,成了实质上的对立方——我想这种对立的师生情、亲子关系,应该是中国的教育特色。
3.发现问题,老师的纠正和引导方式,直接导致学生思维的发展或堵塞。幽默和蔼、鼓励性的认可和诱导,往往能激励学生继续想下去!
读了这本书,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到大凡成功的教师都无外乎做好了以下几点:
首先,只有热爱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只有擅长学习的老师,才能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敬重他。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味人生、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学会学习与生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养成反思的习惯才能事半功倍,效率倍增。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给教师的成长写了一个简洁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实习教师受欢迎我们该反思什么》《400耳光的反思》《我带学生社团的经历》,无不说明教师反思给教师成长所带来的巨大作用。课前反思课堂上的各种可能生成,课上才能够游刃有余;课中瞬间反思,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课后反思 教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留下些许遗憾在所难免。课后可在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课后反思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 假如一个教师只满足于在师范学到的东西,不去思考,不去辨别,那么他工作几十年也只能是一堂课的重复,会永远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准上。
第三,要寻求合作。现在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没有合作就很难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亦如此。用积极的态度寻求同事的合作,与家长、学生的合作,显得很重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特长各异,用合作的方式是取长补短,取长续长的最佳途径。因此要懂得向同仁虚心求教,借别人的经验来成就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善于借助于优秀的资源,绝对是更加优秀!
第四,要善于思考。 一次我把一只断了一块的水桶倾斜,惊喜的发现短板不是装水多少的决定因素。只要长板足够长,照样还能多装水!从此我懂得了教师知识、性格等优势的重要性,懂得知学生所想,洞学生所思,查学生所长,方知劲往哪里使,力往哪里出。具备这些知识,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增加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创新能力。
行动着,美丽着,从这里起步,或许就有出路,从这里回转,幸福就没有了源头,因此,我将依22-23页李友焱老师所说,做养马的“伯乐”,不管什么样的马都要会养并全力以赴地养好!
既然已入藕花深处,只有争渡!争渡!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走出漩涡躲过暗礁,还要善于享受惊喜与收获。虽偶有失落,但终生无悔!即使只是为了自己每天能安然入梦,也一定要让自己的全职工作与众不同!
选定了这一方向,我会更加注意到在我的课堂上,不是一堆我所能任意摆布的知识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机智的精灵!我只有和他们认真配合,才能缔造他们美好的心灵!
总之,教学需要专业,但更需要智慧和境界!数学家只会解答数学题,而数学教师,不仅要会解答数学题,还要会把他“翻译”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让学生愿意把它深深植入脑海和心田!这世上只要有两人交往就会有私心,唯独教师对学生除外!——这就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师德不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