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英才是这样造就的----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5-03-18


  一个平凡的教师,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王金战老师,说他平凡,是因为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与背景,也非名牌大学毕业。说他不平凡,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带出的一个班55名毕业生中,有37人走进清华北大,有10位同学走进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拿到这本书,本希望从王老师这里学到什么秘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成绩,初读之下小有失望,再读之后,方有同感,回头再看,觉得返璞归真,道理朴实而浅显却又另人回味。通篇没有讲他如何备课、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猜题押宝,多是从一些生活和学习小事说起。回味之下才觉得王老师最善于激励和唤醒,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善于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善于引领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也就是说王老师找到了教育的真谛,才能够“以无招胜有招”,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觉得有两点需要牢记:一是要有坚定得信念——要相信人人都有向善的欲望,人人都有发展的潜能;二是教育需要策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一、说你行你就行

    有人由此会联想到社会上曾经流行的一副对联“;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这是在社会上人们讽刺人事任免的长官意志时常常引用的经典妙句,这种亲情眼里出能人的悲剧或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闹剧若是出现在生活中,显然是可怕的。

    然而有趣的是,这样一种“定律”用在教育方面常常令人拍案叫绝。著名的江苏启东中学就把“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作为他们的教育信念,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事实证明,如果你想激励一个学生,你就不断地(当然也是适时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那他便往往能做得比别人期望的更优秀、更卓越。慢慢地,这个学生会变得“行”起来。相反,要毁掉一个学生的意志,你就不断对他说:“你不行,你不行,你真笨!”这样,原本是“行”的学生,也会逐步地丧失信心,变得“不行”起来。

    仔细留心注意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你会发现一般是贬多褒少。似乎我们的教师认为:学生做正确是应该的,出错是无法容忍的。就在这种不成比例的褒贬之间,有多少学生的信心被碾磨得粉碎!真正的名师往往是严格与亲善的完美统一:他们既对学问一丝不苟,又能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近远期目标,并为学生点滴的成就而喝彩。会欣赏学生才会当好教师。

    当然,这个教育定律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说的。如果你能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我真行;如果你能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如果你能毫不计较别人说你不行:你肯定会变得很行。让我们看看坂本保之介的故事。

    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坂本保之介先生在《提高记忆力的奥秘》一书中说过一段令人回味的话:“对于来我们研究所请教的人,我首先让他懂得自信心的重要性,要‘相信一定能记住’这样一种自信。说来也怪,一旦来访者确实认识到这一点时,好像就在这一瞬间,他们的记忆力一下就提高了很多。”

    其实,自信心不仅是提高记忆力的诀窍,也是成才的先导。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只有自信,才能使人自强不息,不达目的不罢休,几乎每个成功者都具有自信心这个最重要的法宝;而自卑,只会使人自暴自弃,畏首畏尾,多愁善感,无所追求,从而失却成功的希望。几乎每个失败者都与自信心无缘。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科举考试落第后曾写过这样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落第不落志,自信心毫无削弱,更加勤勉写作,终于完成了不朽杰作《聊斋志异》。蒲翁的成功,就是自信加勤奋的结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真正的天才的白痴都是很少的,只占1%左右,我们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在智力上的差异是不大的。只要不是白痴,我们每个人的成功概率几乎是相同的,只要选准目标,奋力拼搏,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明了这个道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树立自信心呢?

    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众所周知 ,爱因斯坦小时候曾被老师和同学视为弱智儿,而他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不仅不相信她儿子愚笨,而且坚持时时鼓励他,夸奖他,启发他,教育他,终于使他成了旷世天才。有个画家朋友曾说过,他是被母亲用一根“黄瓜”夸出来的。在他六岁第一次拿画笔时,他画了半个月亮。当他兴冲冲把他的作品送去给母亲看时,他母亲夸道:“啊,宝贝,你画的黄瓜太棒了,妈妈真为你高兴。”正是这一根由月亮变成的黄瓜,把我的朋友带进了绘画艺术的殿堂。我那朋友曾说:“其实小孩子吗,无论你是夸他月亮画得好,还是夸他黄瓜画得好,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在他心中种下了一棵生长希望的美好之树。”你对你的孩子越夸的多,你孩子的自信也越多,孩子的喜悦和自信时刻围绕在你的夸奖声中,他们对这世界的畏惧也就越少,他们的成长天空也就越广阔。他会在你的赏识中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和小朋友的合作和分享。爱,永远比恨更有力量,而夸奖一个孩子,永远比斥责一个孩子更能帮助他茁壮成长。因为我相信,好孩子真的是夸出来的。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