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5-03-17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早早地到学校到班级,看看学生是否有违纪违规现象,如果没有,欢天喜地,如果有,内心充满了火气紧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批评和教育;早早地坐在办公桌前备着老三样(课本、教材、复习资料),接着就是上课下课上课下课,然后勤快地忙着开会和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晚上等学生上了课我才回家,一天就这样结束了。自认为这样的职业生活是合格的甚至有时是优秀的。可现在却不那么认为:我有发自内心的爱学生吗?我的教育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吗?面对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有思考反思吗?我有不断的阅读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吗?我不敢回答。这个暑假,我认真阅读了《发现班主任智慧》《课堂问题与争鸣》《班级问题诊断》《教师成长密码》这几本书,发现自己与一个优秀教师的差距有多么大,今天,我要像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一样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
做一个真正从心底爱学生的教师。我是一直感动着看郭文红老师的《发现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满人性的教育》这本书的。之所以被感动,为着她有一颗真正从心底装着学生的爱心,正是这样一颗爱心,她的教育才充满人性。面对“高明的打人事件”和“放任不羁无拘无束的格格的另类”,郭老师并没有像我们大多数老师一样,拿出班规校纪法律等给学生讲危害,拿出不好好学习,成绩不佳将来怎么报答他人等难于站住脚的道理灌输学生,而是先家访,了解孩子的情况,走进孩子的内心,她认为每个犯错的孩子都有一个令人同情的家庭,每一个犯错的孩子都有一段心酸的经历,当了解到高明生活在单身家庭并家庭特别困难后,当了解到“格格”内心对青春期的彷徨困惑后,事情也就自然解决了,于是就出现了“郭老师,我不要高明道歉了,我原谅他了,因为他实在是太可怜啦”感人的场面。这种爱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的基础上的。郭老师的爱还表现在利用各种形式与学生交流,《班级日记》、短信、邮件、博客、书信等都承载着真诚的爱,这种爱是无功利色彩的,是无求回报的。有了这样的爱,才不会有埋怨和牢骚,才不会有讽刺和挖苦,才不会体罚学生。有了这样的爱,才不会对学生发脾气,才不会有师生之间的冲突。正是这种爱,才有了这样的感动和幸福:“妈妈,我不想长大,真的不想长大,长大了就不能天天和郭老师在一起了”“郭老师,昨天夜里梦见您了,梦见您回来了”“老师,我很想你”。这种爱是对教师的最低也是最高的要求。心中有爱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师最低最基本的要求,是任何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心中关爱学生也是最高要求,对学生的爱是最单纯的,最简单最无私的,容不得掺杂其他内容。有一句话我始终相信: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你,因为你爱孩子还不够。让我们从心底爱孩子吧!
做一个有反思精神的教师。在《教师成长密码》这本著作时,有一个事例让我记忆很深:有一个关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开业启示:投保条件是每日三省,写千字评语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3650篇文来公司。理赔方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还未能跻身成功名师之列,公司愿以一赔百。这个事例不知是否真的发生,但却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教师要想成长,要有所进步,必须要学会反思,作为一名教师,要反思每天的教学得与失,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等等。所以,我们要认真地对待听课,上课,教研,主动地反思教育教学问题,形成文字,找出原因和策略。这一节课学生为什么不感兴趣?这个问题我讲的适合学生吗?这些题要不要让所有学生做?等都是我们思考的内容。一个教师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学会研究,才能成为一个教育者,而非教学者,教书匠。
做一个终身学习、有智慧的教师。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只有不断的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才能有更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这几本书中,有很多故事很多案例都闪烁着教育者的聪颖和智慧,这些教师必定是爱学习爱读书的教师,一定是有很多教育方法的教师。时代在变,学生在变,如果我们固守经验和惯例,如果我们简单的教育教学,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更谈不上学生的喜欢、尊重和爱戴。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阅读,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如果说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过程,那么爱是前提、思是手段方法、慧是结果。
有爱、会反思、爱学习、有智慧这就是我想成为的教师,这就是我要做的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我想,这也是“道德课堂”对教师的核心要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