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和尊严一样重要的,是快乐的心——读吴若权《寻寻觅觅,赢得自己》有感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5-03-18
近来读吴若权《寻寻觅觅,赢得自己》这本书,有很多观点对我很有感触,这本书不是一本教育教学用书,却让我在教育教学上有了新的想法,越品越有味,甚至感觉有些专家在说教时总是站在高处,听上去有些道理,听后留下的东西少,做起来无从下手;吴若权的书也是在讲道理,却能深入浅出,他说的那些事眼中有,自己行动中却做不来;他说的那些道理心中有,自己说出来却干巴巴的。他的观点对我的认识来说有启发性,对我的言行来说有引导性,一本平平常常的书就这样入我的眼,入我的手,走进我的心,读过之后有一种冲动,想拿来指导我的学生、我的生活,现就其中的想法和各位分享。
一、教人们培养自信心的途径,是快乐的
我们都知道自信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多重要,对于一个民族的独立有多重要,但“自信”有时个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词,只知其含义不知其步骤,那么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培养自信的方法、过程。用这种方法去检验是否自信。
自信培养的第一步是“和自己对话”,设置了六个的问题,很认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发现我从没有这么清晰地,透彻地,系统地认识过自己,原来我的身上有这么多的优点是别人不具有的,我身上的缺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可以短期或者中长期可以改掉的,我对别人或社会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似乎回答完问题一下子觉得我是个高大的人,有用的人,能力无穷的人。
第二步是找到独一无二的自己,他用了一个小练习就解决了很多人都会混淆的概念:平凡和平庸,让我觉得我是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原来平凡也可以如此光彩,我没有特长,处处的平平,原来“平均”也可以是一种优势,所以那种自卑感减少了,消失了。告诉我的学生“平均”发展的优势在那里,于是可以心花怒放地“平均”发展。
第三步就是先在别的地方培养自信,再回来读书的效果更好,教会人们读书的方法及什么时候该放弃读书,去做感兴趣的事,再重拾课本就会信心满满,你别说还真是如此,读书,打球,烹饪,刺绣这些毫不相干的事情原来竟有着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把每一项事做好都会提高读书效率,因为喜欢的事中有自信在里面,自信的事中有快乐在里面,当你充满自信,充满快乐的时候,当然读书就有了真实的效果在里面。
二 教会我工作的态度,是快乐
有谁能把快乐和尊严联系在一起,那时吴若权。我从未想过也从来没把它们连在一起过,比如他在书中讲了“为五斗米而折腰 这句话,讲的是牺牲自己的尊严,但是,和尊严一样重要的其实是快乐的心,如果做一份工作单纯只是为了薪水,不仅牺牲了快乐,也很难有成就感,更严重的是糟蹋了自己的尊严。为了赚钱,拼命做自己不爱做的事,要本就是自己羞辱自己,让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这段话我相信说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工作与快乐相关,快乐与尊严相等,真是天才才有的逻辑,所以我相信了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仅是向尊严宣战,还有他要离开那里的不快乐,因为不喜欢那份工作,自然也做不出成绩了。所以陶渊明的成绩在田园,在山野,因为那里有他的自由和快乐,他从那些田园诗里找到了尊严,并让他的尊严流芳千古。
而另一个大家都熟识的袁隆平对他的工作又是如何评价的呢?“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段话里有袁隆平的乐趣,有袁隆平的梦想,有袁隆平的成功,有袁隆平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有袁隆平在世界所有人面前的尊严。他在自己的工作场所是快乐的,把艰巨的工作当成美好的事情来做,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心怀梦想并坚持不懈地追求着。
还有爱迪生:我一辈子没有一天在工作,那全然是乐趣。还有泰戈尔:你的工作就是发掘工作中的乐趣,然后全心投入。原来这些卓有成效的人,当他们做出成绩时,人们只看到了他们的晶莹成果,却没有看到他们的成果是植根于快乐之土,那些晶莹成果中孕育着尊严。
所以,我说吴若权他给了我后半生工作中的态度,那就是快乐的心,在快乐中读书,在快乐中教学,在快乐中批改作业,让自己乐在教坛上,他的这一观点让我悟出一个道理:乐于工作才能出成绩,才会有尊严,这会让我终身受用。原来工作可能不再痛并快乐着,而是我的教学工作是用快乐筑成的,在以后的每一天当吴若权在书中把这种快乐又传递给我时,我想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益匪浅的。
总之,从这本书中,我读会了积极,健康,乐观,宽容,路过,自信,我更读懂了快乐,甚至懂得了快乐和尊严同样重要。
一本好书给人以启发,一本好书也给人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