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我校教师海外支教传中华文化 校领导班子慰问家属送新年祝福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5-12-31

王丙申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中国国侨办外派教师工作会议

王丙申老师创设情境,打造纯正华语课堂

王丙申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思想家孔子

郑州18中领导班子成员看望王丙申老师家属

郑州18中段亚萍校长与王丙申老师爱人亲切交谈
12月29日,郑州18中校长段亚萍、党总支书记魏勇与校领导班子成员,到在菲律宾支教的省级骨干教师王丙申家中慰问家属,送去新年的祝福。王丙申老师于2015年6月,作为郑州市华文教师外派代表之一,赴菲律宾从事为期一年的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此次华文教师外派工作,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发起,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与河南省教育厅联合开展。旨在适应国家对外开展中华文化及语言教学工作的需求,满足海外华侨华人、华文教育机构对华文师资的需求。
不畏艰难,创新教学,传播中华文化
王丙申老师海外支教的地点为菲律宾北吕宋岛毓侨中学,学校实行走班制,中文班学生学龄和华语程度参差不齐。他勇挑教学重担,兼跨小六和中学高年级的三个课头,每周华文课时多达20节。他积极阅读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著作,站在理论高度审视教材;参加华文教育研讨会,把新的第二语言教学理念讲给中文部全体教师,让大家在华文教学中不断改进教法,纠正学生偏误,减少负迁移,树立探索华语教学的自信心,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王丙申老师的华语第二语言教学,紧扣培养孩子的华语思维能力展开。以创设情境为切入点进行华语教学,打造“浸入式”华语课堂。运用字卡、句卡提高语言操练的密度,用小组考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课堂表演调动全班学生的兴趣,运用课件中的图片创设情境。运用无声的语言,减少中介语,让学生学会用中文去思维。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就让学生喜欢上了华语课。后来,在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举办的统考中成绩大幅攀升。
在华语教学中,王老师针对学生华语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后进生在互动、展示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开展优等生助学后进生 的“一帮一”活动,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王老师还从教学生学书法、唱中文歌曲入手,传播中国文化,营造华语学习的良好氛围。他用中国结、剪纸、脸谱和对联装饰教室,用中国元素营造学习华文的浓厚氛围。首先在小六开设书法课,利用口语课教唱中文歌,组织班级的中文合唱团参加中国驻拉瓦格领事馆举办的中菲建交40周年演出;举办班级书法比赛,自己出钱买奖品奖励学生;在中四年级开设中国文化课程,介绍中国古代宗教及儒家文化,倡导尊重人、谅解人的品行教育。
王老师针对华校华语选修课学生重视不够的现状,在做好情境教学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通过让学生观看中国儿童影片、练习中国舞蹈、学习剪纸等活动,使中国艺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菲律宾青少年心中留下中华文化的根。
关注教师,关心家属,提供精神支持
郑州18中校领导班子对王丙申老师此次海外支教非常重视。王丙申老师出发前,学校领导考虑到菲律宾教育资源硬件相对匮乏及当地气候特征,特地为王老师准备了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等电子产品和便于携带的生活用品。在王丙申老师支教期间,学校领导还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经常了解他的最新情况。
王丙申老师远赴海外支教,照顾一双儿女的重担都落在他因城市规划拆迁而失去工作的妻子身上。为了向家属表达对学校工作支持的感谢,郑州18中领导班子特地在新年到来之际到王丙申老师家中看望慰问。
校长段亚萍与王丙申老师的妻子亲切交谈,她说外派教师们到海外支教,需要克服适应新生活环境、新教学环境、思念家乡的重重困难。而王老师以四海为家的心态,努力适应新环境,认真教学,积极开展多种活动来传播中华文化,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成果。段校长以“华文教育事业崇高,华文教师崇高”赞扬家属为推动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的辛劳。
学校党总支书记魏勇给予王丙申老师高度的评价,他指出,王老师的海外支教,为发展中菲友谊,做出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贡献。他在跨文化交际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文化交融中推广华文国际教育,他用行动诠释着“每一个外派教师都是一面流动的五星红旗”这句自己的座右铭,不仅为国家、为河南,也为郑州18中争了光。
段亚萍校长代表郑州18中领导班子感谢王老师的妻子照顾孩子学习,照顾王老师的年迈的父亲付出的辛劳。并强调家里如果遇到困难,一定与学校及时联系,学校会尽力帮助。王丙申老师的妻子对学校领导的新年慰问表示感谢,她祝愿郑州18中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2016年教育发展愿景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