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五环导学模式


分类: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2014-03-12


郑州十八中实效课堂“五环导学”模式

一、实效课堂的理念:
           实现四个增值(动力值、方法值、数量值、意义值)
    二、实效课堂的六种意识
           目标意识
           主体意识
           学科意识
           效率意识
           情感意识
           特色意识
    三、实效课堂的模式
        (一)模式之一——质疑探究模式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同伴合作、研究问题;
              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深入探索、揭示规律;
              延伸迁移、提高能力;
             反思升华、共同发展。
        此教学模式融情境教学、自主教学、合作教学、启发教学、质疑教学、探究教学等教学模式为一体,秉承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在教师的引导、指导、疏导和启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自主建构知识、技能和方法,自我塑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此类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仅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而且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包括学科知识、相关知识、教学艺术、教学设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等等。
       (二)模式之二——五环导学模式:
                导学——研学——助学——评学——悟学
          1.导(明确目标、创设情境、问题分层、导思激趣)
          教师在细化解读课标的基础上,正确续写学习目标。并且要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合理的将学习目标问题化,同时问题设置要层次化、情景化,关键在引起兴趣,引发思考(引起意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校积极倡导开展分层教学,分层包含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要解决问题的的不同层次。在操作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目标、任务、评价、作业等方面是不同的,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初就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个性需求。
        分层教学的另一层意思,是指课堂教学中针对重点难点采取层层递进的解决策略,或者设计梯度“台阶”,将一个难度见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或者依据学生能力提升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不同的学习活动,逐步达成学习目标。
        2.研学(自主探究、同伴互助、手脑并用、研究问题)
        该环节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围绕问题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动口动手,实践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研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3.助学(展示反馈、精讲点拨、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体现现代化教学关注个体,师生互动,信息多向传输,交流分享的特点,此环节以问题解决为焦点,以展示反馈等形式,让师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4.评学(联系实际、总结规律、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评学以目标达成为标准,关注课堂教学效果,体现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通过联系实际、自主检测、练习巩固,拓展应用等活动,达成学习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加关注学生对规律与方法的掌握,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同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操作过程的关键在教师要运用多元发展性评价(自评互评等),调整课堂节奏,调控课堂气氛,(调适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5.悟学(反思感悟、延伸迁移、习惯素养、生成升华
        教师要有强烈的学科意识,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盘点收获,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积极建构知识网络,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同时教师要重视生成,善于扑捉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使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促进学生从 “学会”、“会学”走向 “善学”、“乐学”。同时致力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文化,构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态。
       需要说明的是:
       1.评价是调节教学进度,调配教学资源,调适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力杠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评价强调发展性。评价不仅限于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给一个结论。主要是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具备多元性。包括主体多元(个人、同伴、教师),方式多样,内容多维。评价既针对学生个体,也针对学习小组;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的掌握,也包括能力的提升,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养成等等。其中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看到自身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是让评价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而针对小组的评价则是促进团队建设,形成合作文化的关键。
       2.五环导学模式,体现了我校实效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了四个增值的理念,教师发挥“导”和“助”的作用,学生突出“研”和“悟”的特点,调节的杠杆在“评”。
       每一个环节的表述,突出了教学设计要考虑的有关元素和要求,不代表操作的前后顺序,也并非要求每一节课必须具备这五个环节。
       3.模式的“学科化”、“课型化”、“个性化”问题。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甚至不同的班级,一节课的结构可以不同,应该有不同的变式。
       4.这一模式借鉴、吸收了刘振杰校长为我们学校提供的模式建议,保留了其中的精华,用一种更容易记忆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实效课堂的评价——五条标准
      1.清晰地目标
      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
      2.丰富的内容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具和设备,积极开发、使用各种教学资源
      3.多样的方法
     教学(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合作、探究真实有意义
      4.精彩的过程
      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师生互动调控得法
      学生学习状态积极,展示反馈过程精彩
      5.实在的效果
      反馈检测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维目标基本达成,学科素养得以提升
      这一条标准突出体现了我校实效教学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这五条是实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要提较高要求的话,我们认为,对于那些优秀教师来说,他们能够做到:课程纲要分析透彻,学生特点了然于胸,教学规律把握准确,调控手段运用娴熟,可以再加一条——“个性的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入体”到“破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方能自成一家。“了无痕迹、润物无声”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然而,学无止境,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一直在“攀登”。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
                                                                                                                  2014.3. 12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