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信息教科室 >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校本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分类:教科室     发布时间:2019-08-26


基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共识。为进一步增强我校教师以科研带动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的意识,提高教师在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推进我校校本科研深入进行,形成我校的教科研特色。我校在原有基础上深入推行校本科研的“微课题”研究模式。基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着“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基本理念,由教研组长、处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组或本处室教师结合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实践,开展微课题研究。以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成长、改进教育教学、改善教学服务与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二、立项要求

(一)紧扣我校“做向善的教育”的思想理念。选题须切合当前我市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实际以及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紧密联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选题要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研究特长和研究条件。指向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并把问题转化为课题,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如:基于真实情境的xx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向善”文化浸润下的班会设计、xx学科xx测试中双向细目表的制作研究、xx处室常规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xx学科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纳米黑板功能在xx学科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等等)。

(三)课题论证与设计要科学规范。能够准确界定课题的核心概念;能够准确综述所研究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内容与目标相匹配并具体化,研究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方法恰当、计划可行。

(四)预期成果内容和形式明确。预期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

三、课题类型

我校微课题分“重点微课题”和“一般微课题”两类。课题研究周期均为半年,从当年9月至次年2月。

(一)“重点微课题”以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我校三年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教学一线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主要内容。凡被确立为“重点微课题”且认真进行过程研究,结项成果严谨规范且通过查新要求,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在次年的省市级课题立项申报中优先推荐。

(二)“一般微课题”以即时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突出“小、精、实、新”,切忌空泛、陈旧、脱离实际。“一般微课题”顺利结项且研究成效突出者,其成果也可以作为省市级课题申报的基础,在课题立项申报中具有优先权。

四、微课题研究活动相关安排

(一)立项申报

各教研组长、处室负责人组织本组教师在暑假期间认真梳理、罗列教学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可利用学校内网登录郑州教育信息网数字图书馆http://cnki.zzedu.net.cn/进行文献查阅,也可在8月1日后,登录我校试用的知网研学平台进行文献查阅,该平台支持外网,平台开通后登录方式教科室会及时通知大家),研讨交流心得,确定课题名称,撰写微课题立项申报书,于8月20日前上报学校教科室。微课题立项申报书可在学校网站、微信群、QQ群下载。

(二)审批与管理

为了加强对学校“微课题”的过程性管理和督促,使大家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习惯、熟悉课题研究流程,大大提高次年的省市级课题立项申报书及结项报告的通过比例。学校教科室将组织专家对所有微课题立项申报书进行审核,并依据立项书内容进行课题分类。不符合要求者需限期进行整改重报,如整改后依旧不能通过审核,取消本轮微课题立项资格,该课题不能参与次年的省市级课题立项申报。

为了规范课题研究管理,为大家今后参与省市级课题立项积累条件,奠定基础,我校将开通微课题研究协同管理平台,要求所有微课题的立项申报书、开题报告、研讨记录(至少每月一次)、中期报告、结项报告等过程性内容都要统一上传平台进行记录。同时每月还要对课题组成员的参与度进行公示,对整体参与度偏低的课题或个人参与度偏低的课题组成员,累计通报两次者,在次年的省市级课题立项申报中,相关课题及相关个人申报的课题将不予考虑。

微课题不能如期结项的,取消该课题组成员申报次年省市级立项课题的资格。

(三)培训与指导

微课题研究中,学校将邀请校外教科研专家及校内教科研骨干进行主题培训和研究过程的指导,及时解决各研究课题组老师们的疑问和困惑。

(四)结项与评奖

1-2月份,学校将邀请相关专家对各个“微课题”研究上交的结题报告进行评审鉴定,同时结合知网查新(查新率高于30%者不予结项)和过程性积分情况(积分80以下不予结项)对校本微课题进行奖项评比,并颁发奖励,结果纳入教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考核中。

五、相关说明

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能力之一,能否在课题研究中真正地关注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成绩分析中存在的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与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是学校开展微课题研究的初衷。因此,课题研究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只挂名课题组成员而不参与研究,没有贡献度的现象,要坚决杜绝。自2019年9月1日起,校内的微课题研究参与情况也将作为学校推荐各项学术及专业称号培养对象的重要依据。

                            郑州市第十八中学

                            2019627


文档预览关闭